以下为基于 IFRS S1、S2、行业标准附件及 SASB 标准的 ESG 报告披露合规评测标准,总分 100 分,按指引顺序组织并融入双重重要性议题的结构化评分:
一、IFRS S1 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(30 分)
1. 治理(8 分)
- 治理结构(3 分):披露负责监督可持续相关风险与机遇的治理机构(如董事会下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),包括其职权范围、成员构成及运作机制。未披露扣 3 分,披露不完整扣 1-2 分。
- 职责分工(2 分):明确管理层在识别、评估和管理可持续相关风险中的角色,如是否将 ESG 绩效纳入高管薪酬体系。未披露扣 2 分,披露模糊扣 1 分。
- 报告机制(3 分):定期向治理机构报告可持续相关风险与机遇的进展,包括频率和内容。未披露扣 3 分,披露不充分扣 1-2 分。
2. 战略(8 分)
- 风险与机遇识别(3 分):分析可持续相关风险与机遇对业务模式、价值链及财务状况的影响,如能源转型对传统业务的冲击。未披露扣 3 分,分析不深入扣 1-2 分。
- 战略整合(3 分):说明如何将可持续相关风险与机遇融入长期战略,如可再生能源投资计划。未披露扣 3 分,整合不明确扣 1-2 分。
- 韧性评估(2 分):评估战略对可持续相关风险的韧性,如通过多元化能源布局应对政策变化。未披露扣 2 分,评估不充分扣 1 分。
3. 风险管理(7 分)
- 流程整合(3 分):描述识别、评估、优先排序和监控可持续相关风险的流程,及其与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整合。未披露扣 3 分,流程不清晰扣 1-2 分。
- 情景分析(2 分):采用情景分析评估风险影响,如气候相关风险的 1.5°C 和 3°C 情景。未披露扣 2 分,分析不全面扣 1 分。
- 应对措施(2 分):披露针对重大风险的具体应对措施,如供应链脱碳计划。未披露扣 2 分,措施不具体扣 1 分。
4. 指标与目标(7 分)
- 量化指标(3 分):披露关键可持续相关指标,如碳排放强度、资源使用效率,包括计算方法、数据来源及第三方验证情况。未披露扣 3 分,指标不完整或方法不明确扣 1-2 分。
- 目标设定(3 分):设定短期、中期和长期目标,如 2030 年减排 50%,并说明基准年和目标年。未披露扣 3 分,目标不清晰或缺乏时间范围扣 1-2 分。
- 进展追踪(1 分):定期报告目标进展,如年度减排完成率。未披露扣 1 分,追踪不及时扣 0.5 分。
二、IFRS S2 气候相关披露(25 分)
1. 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(8 分)
- 风险识别(3 分):识别气候相关物理风险(如极端天气)和转型风险(如碳定价政策)。未披露扣 3 分,识别不全面扣 1-2 分。
- 机遇分析(2 分):分析气候相关机遇,如可再生能源市场增长。未披露扣 2 分,分析不深入扣 1 分。
- 财务影响(3 分):评估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对财务报表的影响,如资产减值或收入增长。未披露扣 3 分,影响分析不具体扣 1-2 分。
2. 气候相关治理(5 分)
- 治理架构(2 分):披露负责气候相关事务的治理机构,如气候委员会。未披露扣 2 分,架构不明确扣 1 分。
- 目标设定(3 分):设定气候相关目标,如范围 1、2、3 排放的减排目标。未披露扣 3 分,目标不具体扣 1-2 分。
3. 气候相关指标与目标(12 分)
- 排放数据(5 分):披露范围 1、2、3 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,包括计算方法和边界。未披露扣 5 分,数据不完整或方法不明确扣 1-3 分。
- 减排目标(4 分):设定基于科学的减排目标(SBTi),如 2050 年碳中和。未披露扣 4 分,目标不科学或缺乏路径扣 1-2 分。
- 情景分析(3 分):采用气候情景分析评估战略韧性,如 TCFD 建议的情景。未披露扣 3 分,分析不充分扣 1-2 分。
三、IFRS 行业标准附件(20 分)
1. 行业特定披露(15 分)
- 指标覆盖(10 分):披露行业标准附件要求的特定指标,如钢铁行业的吨粗钢碳排放强度、金融业的绿色信贷占比。未披露扣 10 分,指标不完整扣 3-7 分。
- 数据质量(5 分):确保行业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,如使用统一计算方法。未披露扣 5 分,数据质量不达标扣 2-3 分。
2. 行业适配性(5 分)
- 业务相关性(3 分):分析行业标准附件对业务的适用性,如能源行业的可再生能源投资。未披露扣 3 分,分析不相关扣 1-2 分。
- 合规性(2 分):说明是否符合行业标准附件的要求,如欧盟《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》。未披露扣 2 分,合规性不明确扣 1 分。
四、SASB 标准(25 分)
1. 行业特定指标(15 分)
- 指标披露(10 分):披露 SASB 行业标准的关键指标,如制造业的水资源使用效率、医疗行业的患者安全事件。未披露扣 10 分,指标不完整扣 3-7 分。
- 数据量化(5 分):提供量化数据,如客户满意度百分比、员工培训小时数。未披露扣 5 分,数据不量化扣 2-3 分。
2. 财务实质性(10 分)
- 议题识别(5 分):识别对财务表现有实质性影响的 ESG 议题,如科技行业的数据安全。未披露扣 5 分,识别不精准扣 2-3 分。
- 影响分析(5 分):评估议题对财务状况的影响,如数据泄露导致的法律成本。未披露扣 5 分,分析不具体扣 2-3 分。
五、双重重要性议题专项评分(附加项,最高 + 10 分)
1. 治理(2 分)
- 设立专门委员会监督双重重要性议题,如同时关注财务和环境影响的委员会。未设立扣 2 分,职责不明确扣 1 分。
2. 战略(2 分)
- 将双重重要性融入战略,如在投资决策中同时考虑财务回报和社会影响。未融入扣 2 分,融入不明确扣 1 分。
3. 风险机遇管理(3 分)
- 识别并管理财务和影响的双重风险,如供应链的环境影响及对公司声誉的财务风险。未识别扣 3 分,管理措施不具体扣 1-2 分。
4. 指标与目标(3 分)
- 设定双重重要性的量化目标,如减排目标和社区发展指标。未设定扣 3 分,目标不全面扣 1-2 分。
评分说明
- 量化数据要求:所有量化指标需披露计算方法、时间范围及数据来源,未满足每项扣 1-3 分。
- 双重重要性议题:若报告中识别出双重重要性议题,需按上述结构单独评分,最高加 10 分。
- 行业适配性:根据企业所属行业调整行业标准附件和 SASB 部分的评分权重,如制造业侧重资源效率,金融业侧重绿色金融。
- 合规等级:总分≥85 分为优秀,70-84 分为良好,55-69 分为合格,<55 分为需改进。
此标准可根据行业特性和企业规模进行调整,确保覆盖国际标准要求的同时反映企业实际情况。